請問可以幫我比較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濕性關節炎
這三種關節炎哪裡不同有哪裡相同?
THANKS!
eakfix">
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疾病,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罹患關節炎的患者愈來愈多,值得大家一起來關注。以下簡介臨床常見的風濕性關節炎(一)退化性關節炎(二)類風濕性關節炎(三)僵直性關節炎(四)痛風。
(一)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常侵犯髖關節、膝關節、手部小關節、頸椎及腰椎關節,它會造成關節疼痛、僵硬及行動不便,關節X光檢查,會發現關節腔狹窄及骨刺形成,可以使用藥物控制疼痛,病友應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高熱量及油脂類食物,才能減輕關節的負荷,而膝關節炎的病友,宜避免蹲、跪的姿勢,上下樓梯時,儘量用電梯或扶手、游泳及騎腳踏車是較適合的運動。
(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變以侵犯關節的滑膜為主,會引起全身多處關節腫脹、僵硬、疼痛、關節變形和行動不便,嚴重者日常生活需依賴他人照顧,如果能早期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尤其是疾病發作的前兩年使用抗風濕疾病緩解藥物治療,療效顯著,可減少骨頭侵蝕及關節變形的機會。
(三) 僵直性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主要侵犯關節及附近軟組織,好發於20到40歲的年輕男性,常見症狀為下背痛,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其下背痛的特徵為緩慢發生的下背痛時間超過三個月,休息會使疼痛加劇,運動會減輕疼痛,目前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藥物,可以防止疾病惡化。
(四) 痛風
痛風是因為普林代謝異常或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產生障礙,導致血液尿酸增高,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發炎、疼痛、腫脹及變形,痛風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肥胖男性,常合併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平時應注意飲食的控制,保持理想體重、多運動、多喝水、戒酒,才能預防痛風的發作。
http://medfirst.104vip.com.tw/chuansheng/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h07_003&Category=103177
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無疑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膝關節病變。這種關節炎的特徵,是一種因過度﹑重覆性的衝力負荷在關節腔內引起慢性的破壞,導致關節軟骨喪失,軟骨下的骨質硬化,骨刺、骨內囊腫的形成,以及關節囊、滑囊的增厚。隨著年齡增加,這種逐漸的破壞在關節腔內亦與日俱增。幸好退化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與X光檢查的變化程度並不平行:即雖在膝關節X光檢查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變化,但許多人臨床上並無症狀,或是X光檢查已有嚴重變化而病人僅有輕微的關節疼痛和行動不便。所以在評估膝關節病變時,即使膝關節X光檢查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變化,仍應小心作鑑別診斷。中老年人如有退化性關節炎時,應減少膝關節負荷過度的重覆性衝力,例如應避免登山健行活動或經常上下樓梯。肥胖者可適度減肥,對膝關節疼痛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結晶性關節病變(痛風和假性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
:痛風是由尿酸鈉鹽結晶在關節所引起的急性發炎,假性痛風則是由焦磷酸鈣鹽結晶而引起,在膝關節X光檢查可見軟骨鈣化的現象。感染性關節炎,顧名思義是由細菌等微生物感染關節而引起的急性關節炎,是一種內科急症,必須迅速診斷並施以適當抗生素,以免發生永久性的關節傷害。這類關節炎的特點都是發作突然,發炎反應明顯且非常的疼痛,膝關節常有積水而腫脹發熱,患者幾乎無法伸屈膝關節而必須躺在床上休息,時常還伴隨發燒、畏寒、白血球增加等現象。假性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發作部位以膝關節最常見,痛風多半在下肢,尤其在大腳趾的第一蹠趾間關節最常見,膝關節亦是好發之處。在臨床上這類關節炎並無法完全區別,最重要的步驟是在病人急性發作時做關節液的檢驗,包括黏稠度、白血球計數及分類、結晶體檢驗和細菌學檢查。偶爾這類關節炎可能同時出現,尤其是在免疫不全的患者,如長期洗腎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
:這是種慢性、全身性、發炎性的免疫疾病,臨床上特點是出現對稱性的多關節炎以及常會破壞關節而使關節變形。最先發病的關節多為手、膝和腳的關節。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血清中存有對抗免疫球蛋白G的抗體,此即所謂「類風濕因子」。此類風濕因子陽性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尤其價數高時,其臨床意義在於患者臨床病程較嚴重,關節以外器官如心、肺、眼睛的侵犯和血管發炎較多,死亡率也較高。須知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要點,絕非僅靠血清檢查「類風濕因子」是否陽性,最主要是依據其臨床表徵來診斷,包括:對稱性、多發性(三個關節以上)關節炎持續六週以上,晨僵一小時以上,尤其在手的關節(掌指間、近端指間及腕關節)出現發炎腫大,皮下節結的出現以及X光檢查有骨頭糜爛破壞;而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只是七項標準中的一項罷了。有許多民眾,本身並無明顯的關節症狀,只因在健撿中心檢查到類風濕因子陽性就趕緊到醫學中心作進一步的檢驗,實在不必過度緊張,且臨床上有許多情況也會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反應,如慢性肝炎、感染及其他風濕免疫疾病…等。
參考資料
http://ntuh.mc.ntu.edu.tw/Ntuh/Education/internal-02.htm
留言列表